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,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长沙市雨花区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,以“双碳”工作为引领,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,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,多措并举打好“蓝天保卫战”,紧盯重点涉气企业、大型柴油货车、餐饮油烟、建筑工地、交通拥堵等重点难点,发挥专业力量和信息系统作用,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和节能减排.
治理大气污染,让蓝天白云常驻,是群众所愿、民生所系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雨花区采用智能门禁管理系统,以保障环保措施的落地和执行. 在雨花区红星冷链东大门,一辆冷链车通过车牌扫描,“环保门禁”系统验证,道闸自动抬杆,车辆缓缓驶入. 这个智能的门禁系统不仅具备识别车牌、自动抬杆、实时记录的车辆信息功能,还能减少污染排放,要求企业选择低排量车辆运输,推动雨花街域“颜值”“气质”双提升.
“雨花区蓝天办通过进企业、广宣传、讲政策、做指导,严格规范企业环保门禁系统管理,确保数据直传、稳定运行;健全机动车全防全控环境监管制度,督促重点用车单位完善环保门禁系统数据应用,压实企业主体责任,切实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. ”门卫负责人曹敏说道.
智能门禁管理系统的使用是雨花区治理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. 除此之外,雨花区还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平。辖区内建有空气自动监测国控站以及各街道(镇)的空气自动监测小微站。此外,还完成了工地扬尘在线监控、规模以上餐饮油烟在线监测、园区大气污染防治在线监控、重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用电监控等平台建设. 这些措施不仅让空气监测“上天入地”,还能“走街串巷”. 雨花区配备了道路积尘负荷走航车,这些车辆搭载了道路监测系统,能够实时监测道路空气质量积尘,并为区域内的大气治理提供数据支撑.
如今,雨花区还综合利用走航车、无人机等科技手段,对辖区内的所有污染源进行了摸底. 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,建立了“一单一库”(污染源清单和污染源图库),并形成了挂图作战和工作清单化的工作机制.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,得益于雨花区蓝天办每天根据实时气象状况发布指令,并安排高空雾炮和大型喷淋设施的安装。
门禁管理系统在雨花区的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. 它保障了环保措施的执行,加强了企业的责任意识,减少了污染排放. 同时,雨花区还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了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水平,从而更加精准地研判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. 未来,我们相信,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,门禁管理系统将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,门禁管理系统为我们的蓝天白云守护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.